但丁的臉勞拉的胸 講述游戲主角的變臉史
- 來源:大眾軟件
- 作者:liyunfei
- 編輯:ChunTian
當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再去看一看那些“名門之后”,于是便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個規(guī)律:一旦主要制作人改變,角色形象便會有所調(diào)整,相應的,最后出來的成品也就與之前的風格大相徑庭?!豆砥废盗芯褪且粋€典型的例子:繼神谷之后,但丁經(jīng)歷了二代的成熟穩(wěn)重,三代的少不更事,四代的胡子拉渣,此外還在某鄉(xiāng)下遇到了撞衫撞造型的“另一個自己”——尼祿。而在這三個造型之中,只有以“回歸原點”為主題的《鬼泣3》版但丁得到了玩家的普遍認可,俊美如斯的面龐以及玩世不恭的氣質(zhì),使得這位“紅衣劍少”成為了動作游戲史上少有的偶像派明星;四代的“大叔丁”之造型雖不乏可圈可點之處,然則尼祿搶鏡在先,再加上卡社對這位后起之秀的力捧,使得但丁在四代中的戲份大大減少——天殺的雙主角設定毀了大叔但丁。不過卡社似乎并沒有作出什么反省,反而變本加厲地在《新鬼泣》(姑且這么稱呼吧)中徹底顛覆了原版的但丁形象,或者說,我們在E3宣傳片中看到的那個但丁,和原來的但丁根本就是兩個人。根據(jù)目前官方放出的消息,新但丁不再是人類與惡魔的混血,而是天使與惡魔的共存體(筆者是這么理解的),手中的長劍既可以變成象征威嚴與力量的巨斧,又可以化作帶來死亡與厄運的鐮刀;新的魔人系統(tǒng)舍棄了“變形”與“強化”而采用了“染發(fā)”和“時間暫停”的設定;至于長劍的“吸怪”沒有什么值得一談的,無非是《鬼泣4》“鬼手”與《戰(zhàn)神》“鏈刃”的山寨。從這些變化中可以看出,外形的西方化與朋克化使得但丁的戰(zhàn)斗風格也變得更加粗獷與直接,由此預見,未來的《新鬼泣》將會犧牲速度感以換取更強的打擊感(這也是日式ACT與美式ACT最主要的區(qū)別之一),同時這款游戲也將自成一派獨立于傳統(tǒng)的“鬼泣”系列之外。
所以說,如果把這代《鬼泣》看作《鬼泣5》的話,你很有可能會被冷水澆個透心涼,因為它“不正宗”“離經(jīng)叛道”甚至是“欺師滅祖”;但假如你將其作為《鬼泣》系列一個全新的里程碑,就有如《新鬼武者》之于《鬼武者》系列,(雖然前者沒有取得預期的成功)繼承其精神而非角色世界觀等全盤設定,那么它又未必不是一款值得期待的佳作良品。至少從目前放出的內(nèi)容來看,《新鬼泣》的畫面風格與戰(zhàn)斗快感甚至并不亞于某些歐美一線大作,不如咱們先給那個朋克小伙兒一點信心,且看他如何攪混目前這有如一潭死水般的ACT界吧。
結(jié)語:變臉之潮流浩浩蕩蕩,順之未必昌,逆之未必亡
在技術進步,競爭激烈,玩家分級分區(qū)化明顯的大前提下,光靠角色變臉所博取的眼球未必能使一款游戲取得成功,畢竟這已經(jīng)不是換個模型貼圖再加上幾張宣傳畫就能大賣的年代了。玩家正在變得越來越聰明和刁鉆,他們可以用銷量投票,可以把不喜歡的角色貼上“失敗”的標簽掛到論壇上大噴特噴,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他們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訴求,他們希望開發(fā)商能夠尊重藝術同時也要尊重客戶,盡量讓大費周章做出來的產(chǎn)品顯得不要那么標新立異——盡管在藝術圈這是“潮”的標志,但是抱歉,咱們今天談的是游戲。游戲的商業(yè)性和娛樂性決定了它不能只為少數(shù)人服務,如果辛苦做出來的東西無人問津,那么所謂的理念革新反而會變成敗壞一鍋粥的老鼠屎。“變臉”只是事物發(fā)展的方式與體現(xiàn)之一,無論那一張張臉譜變得如何面目全非,始終不會使游戲脫離它的本質(zhì):消費自己,娛樂大眾。如果忽略了這一點,“變臉”就成了鏡花水月,僅僅是一個虛妄且無聊的存在,最后只能淪市場競爭的犧牲品與“左傾冒進”的反面教材。
對于忍龍3能夠繼承硫酸臉時代的輝煌,我個人持不樂觀態(tài)度
角色造型變不變不重要,重要的是手起刀落的快感不能丟,一騎當千的霸氣不能漏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