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網(wǎng)癮者心路歷程:染癮1年半后成“啞巴”
- 作者:不死鳥
- 編輯:ChunTian
案例分析:
父愛缺失導致沒有責任感
“網(wǎng)癮之外,阿虎最大的問題是人格障礙?!敝鞴馨⒒⒌奶漆t(yī)生分析,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很多事情都是爸爸一手做好的,給他透露的潛在信息就是:“無論我努力不努力,我都會有的。”這樣在成長過程中造就了缺乏承擔、追求的人格特征。阿虎的父母長期分居,從他3歲到讀中專前,與父親的交流很少,無法從父親身上標榜到男人的那份男性特質(zhì),缺乏責任、承擔和追求。
在家庭的一系列變故之后,阿虎發(fā)現(xiàn)自己沒什么用,對社會、家庭和自己失去了任何的信心與追求,因此他采取了行為退縮,情感淡漠,自我封閉的行為方式來應對。
“阿虎的治療還是比較樂觀的?!碧漆t(yī)生表示,對阿虎的治療,首先要讓他了解自己的人格特性,看清家庭內(nèi)各角色的定位,去接受新媽媽和家庭成員。
專家說法:
問題青少年更需心理補鈣
醫(yī)院青少年心理科主任楊勇先后從事成人戒毒、精神障礙以及青少年品行障礙等領域的研究與治療,他發(fā)現(xiàn)三者之間存在著一脈相承的關系?!笆紫仁切r候,處于家庭關系復雜甚至破裂的環(huán)境中,小孩子的心理受到負面影響,表現(xiàn)為多動癥;到了青春期,他們慢慢發(fā)展為品行障礙,比如說自殘或離家出走;再大一點,他們就會成為毒品易感人群;18歲之后,變成人格障礙患者?!?/p>
近年來越來越多青少年出現(xiàn)心理問題,楊勇醫(yī)生歸納為:首先是現(xiàn)今的家庭關系不如以往。接診時,他問家長的第一句話就是,“孩子是不是親生的”。結果發(fā)現(xiàn)很大比例的問題少年都是成長于重組家庭、離異家庭或者單親家庭。其次是“三獨”的教育環(huán)境:身為獨生子女的家長和身為獨生子女的老師,來教育身為獨生子女的孩子。前所未有的“三獨”結構,產(chǎn)生出前所未有的青少年心理問題。
“問題青少年是‘心理缺鈣’,就像骨骼一樣,長高了就不會退回去。”問題在于父母往往只知道生理上的補鈣,不知道“心理缺鈣”該如何補給,而心理醫(yī)生的職責就是為孩子的心理補鈣。與家長們動輒給孩子加壓的教育方法不同,楊勇醫(yī)生說:“我們的理念是讓孩子快樂?!?/p>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