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11·29特大電話詐騙案 詐騙“劇本”曝光
- 來源:揚子晚報
- 作者:newtype2001
- 編輯:ChunTian
在公安部直接指揮下,大陸和臺灣警方聯手泰國、馬來西亞、印尼、柬埔寨、斯里蘭卡、斐濟等6國,采取集中統(tǒng)一行動,成功摧毀一個特大跨國跨兩岸電信詐騙犯罪集團,抓獲犯罪嫌疑人482名。昨天下午,首批126名嫌犯被用兩架包機押解到京。
□押解
8輛大巴車專門接嫌犯
昨天下午1點半左右,記者趕到首都國際機場時,兩架載有嫌犯的包機已降落。兩架包機分別從馬來西亞和泰國飛到北京,機上分別有73名和53名嫌犯。
下午1點40分,一輛救護車開到包機旁,醫(yī)生走上飛機,對嫌犯的身體情況進行檢查,詢問嫌犯是否不適。隨后,大量特警和8輛接運嫌犯的大客車開進機場,一切接送嫌犯的工作準備就緒。
每名嫌犯由兩名公安人員押解,依次走下飛機,直接被押上大客車。嫌犯們都戴著頭套,從衣著上看,年輕人居多,而且女性嫌犯不少。
一直到近下午2點半,用了近20分鐘時間,所有嫌犯才全部被押下飛機。公安部刑偵局局長劉安成透露,這些嫌犯將根據情況進入司法程序。
□案情
詐騙金額達7300余萬元
該電信詐騙集團的詐騙平臺和話務窩點設在泰國、馬來西亞、印尼、柬埔寨、斯里蘭卡、斐濟6個國家及我國大陸和臺灣地區(qū),轉取贓款窩點設在泰國和臺灣,涉及大陸30個省(區(qū)、市)510多起電信詐騙案件,被騙金額7300多萬元人民幣。
其中涉案金額最多的,是去年11月29日江蘇省蘇州市某投資有限公司女財務經理沙某向蘇州市公安機關所報的案件。
詐騙者冒充警方打電話給沙某,稱其賬戶涉嫌洗錢犯罪,讓她到南京接受法院的調查,并通過一系列技術手段及演戲的手法讓沙某信以為真。騙子隨后讓沙某將賬戶上的錢轉到指定的賬戶,作為保證金,在查清問題后,再將錢轉回來。
沙某將自己的數萬元錢及公司賬戶上共1260萬余元,分成18筆,用建設銀行電匯的方式,轉到騙子指定的12個賬戶里。不久,沙某去銀行查詢,發(fā)覺上當。
公安機關經過半年的偵查,發(fā)現這個特大跨國跨兩岸電信詐騙犯罪集團。今年5月上旬,在國內偵查工作基本結束的基礎上,公安部派出由70余名警力組成的6個赴境外工作組開展境外查證抓捕工作。兩岸6國警方此次行動,共抓獲犯罪嫌疑人482名,其中大陸地區(qū)犯罪嫌疑人177名,臺灣地區(qū)犯罪嫌疑人286名,泰國、緬甸籍犯罪嫌疑人19名。警方還搗毀撥打詐騙電話、轉賬洗錢、開卡取款和詐騙網絡平臺等犯罪窩點35處。
公安部刑偵局局長劉安成介紹,此次案件與以前不同的是,大陸參與人員減少,而臺灣地區(qū)參與人員增加,“說明大陸地區(qū)公安的嚴厲打擊已經起到了震懾作用”。
□揭秘
底層作案者可提成20%
據趕赴泰國的專案組成員介紹,他們5月9日就趕到泰國,聯合泰國警方進行偵查。警方偵查發(fā)現,這些詐騙窩點有的設在居民區(qū),有的設在別墅內。居民樓里一般約有10人作案,別墅里一般有二三十人。
5月23日,抓捕行動開始。一組由泰國警方、中國專案組人員組成的小組趕到一個四層居民樓。泰國警方上前叫門,一個男子前來開門。門剛一打開,泰國警察沖進去,將里面的10多名人員控制。隨后,中國警方進到屋內,對里面的電腦、電話、賬本等進行清點。警方還發(fā)現了詐騙團伙為騙人編的劇本。在一個黑板上,記有每天誰打了多少電話、工作量多少、騙成功了多少、績效如何。根據詐騙“效果”,作案人員提成一般在10%到20%。
在馬來西亞,專案組也發(fā)現了詐騙團伙如何騙人的劇本。劇本分為不同的情況進行詐騙,如第一個人先扮演警官,打電話稱對方銀行卡涉嫌洗錢,留下電話號碼,稱是某專案警官的電話,讓受害人核實,其他人再冒充專案警官進行詐騙。針對受害人的不同反應,劇本都給出了應對的“劇情”。
□對話
追回被騙錢款難度較大
對話人物——公安部刑偵局副局長楊東
記者:這種詐騙團伙內部是如何組織分工的?
楊東:這種電信遠程詐騙,最早是由臺灣人發(fā)明的,是一種有組織犯罪,有類似公司化的組織,有投資人、經理人等。投資人出錢、租房,充當幕后頭目。經理人負責具體實施,以打工的名義招人,打電話詐騙。同時還有技術平臺支持人員,他們負責改號軟件,如讓對方接到電話時顯示為110來電。此外,還有用非法賬戶取錢的人等。這些窩點基本就是租一間房子,封閉式管理,每天打幾個電話,進行提成。在這種團伙中,臺灣人多是組織者和管理者,近期在大陸難招人后,團伙底層中臺灣人有增多的趨勢。
記者:被詐騙的錢容易追回來嗎?
楊東:受害人轉賬后,都是幾天后才發(fā)現受騙。但這時候錢已經轉走,幾分鐘的時間就轉到可以在街上取錢的賬戶內,很快把錢取走,錢轉移得快,分散得快,范圍大,不確定,有的甚至不到5分鐘就不在賬戶里了。而且由于是跨國犯罪,發(fā)現和固定證據都有一定的難度。之前破獲的大的電信詐騙案,贓款都不是太好追。目前,公安部門正在和銀行、工信部門研究制定一套很快能把錢控制住的制度。
記者:電信詐騙案件為何越來越多?
楊東:從原來的“猜猜我是誰”“您中大獎了”等,到現在的冒充公檢法機關詐騙,這需要探討。可以說,有關部門和單位存在監(jiān)管不力的問題,存在漏洞。同時也存在宣傳不力、防范不力的情況,雖然不能把責任推給公眾,但大家防范意識確實還存在問題。媒體、政府都應該加大宣傳力度,多宣傳,讓公眾提高防范意識。
記者:目前打擊各類跨國犯罪的合作效果如何?
楊東:此次案件是中國警方開展國際警務合作的又一個成功范例,在電信詐騙高發(fā)的情況下,能夠成功偵破該案,說明警方打擊跨國電信詐騙的決心。中國警方摸索出來一套成熟和成功的作法,有能力偵破此類案件,打擊在周邊國家進行電信詐騙的犯罪。
近幾年來,中國警方和周邊國家合作的內容越來越多,以往更多的是反恐和禁毒,在普通刑事案件方面不是太多,近幾年擴展到打拐、打擊電信詐騙上,合作的國家越來越多。
這個龐大的跨境電信詐騙集團頻頻得手,也有一番“真本事”:專門對員工進行培訓,所用的教材極具針對性,可以根據自身扮演的公安、法院、郵政、檢察、司法等系統(tǒng)的不同角色,由詐騙人員靈活變通,據稱是由幕后操縱者聘請熟知心理學、金融實務、刑事偵查、司法實務、軟件控制等不同行業(yè)的專業(yè)人士編寫。江蘇警方繳獲的兩套“電信劇本”,讓世人粗略地窺視到這個集團運作的冰山一角。
翻閱這兩套均超過5000字的“電信劇本”,但見整個詐騙流程分三步,分別由一線、二線、三線騙子負責,即便明明在給受害人下套,可感覺上卻像在為受害人著想。到最后,竟靠音頻軟件“聽出”受害人正在輸入的密碼,可謂步步驚心……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