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游戲“外掛”行為首次入罪
- 來源:解放日報
- 作者:liyunfei
- 編輯:ChunTian
制售游戲外掛是否合法?淘寶網銷售冒牌產品要不要承擔侵權責任?橄欖油產品頂著知名洋酒“JOHNNIEWALKER”商標,算不算侵權?企業(yè)名稱的簡稱是否受法律保護?昨天,上海高院發(fā)布2011年度知識產權審判白皮書及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例,10起頗具新意的典型案件入選。
“新類型案件不斷出現,著作權案件數量較快增長,商標案件涉及知名品牌多”,這是去年知識產權案件的顯著特點。市一中院審結的一起網游外掛案就十分新穎。2010年2月,兩名年輕人制作了知名網絡游戲《冒險島》外掛程序并將之取名為“CS輔助”。這個外掛能入侵《冒險島》網絡游戲客戶端程序,獲得對該程序內存地址、數據修改的控制權,調用、復制124項客戶端軟件功能數據,功能強大。之后,他們將外掛在淘寶網上公然出售,銷售金額達數百萬元。最終,5名被告因侵犯著作權罪、銷售侵權復制品罪被判刑,并處數百萬元罰金。
“一直處于灰色地帶的網絡游戲‘外掛’首次入罪,是此案的新意所在?!鞭k案法官告訴記者,本案中的犯罪行為貫穿外掛程序的整個研發(fā)、制作和銷售環(huán)節(jié),嚴重破壞了互聯(lián)網游戲出版的正常秩序,法院通過寬嚴相濟的刑罰提高了對整個“外掛行業(yè)”的威懾力。
上海法院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在加大。白皮書顯示,去年全市法院共受理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和刑事一、二審案件總計3274件,審結3288件,均呈上升勢頭。值得注意的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的收案數達到2010年的兩倍,達268件,其中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190件,占71%;涉商標犯罪案件合計236件,占全部一審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的88%。據介紹,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的大幅增加,說明“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打擊力度大,成效明顯。
境外當事人的權益受到了平等保護。去年全市法院共審結一審涉外知識產權民事案件147件,結案總標的7116萬元,其中判決結案65件,境外當事人勝訴的56件,勝訴率達86.2%。
上海法院還積極發(fā)揮司法延伸功能,全年共發(fā)出司法建議19份,對案件審理中發(fā)現的問題向有關單位發(fā)出針對性建議,得到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的積極反饋。浦東法院編寫《商業(yè)秘密訴訟風險提示手冊》,幫助企業(yè)確立合理的訴訟預期,引導企業(yè)加強商業(yè)秘密保護。黃浦法院創(chuàng)設“黃浦知識產權講堂”,深入轄區(qū)企業(yè)、社區(qū)、學校等基層單位,通過“以案說法”回應社會需求。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