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們渴望看到而官方沒有宣布的五部續(xù)作!
- 來源:3DM原創(chuàng)編譯
- 作者:KingJulien
- 編輯:ChunTian
2011是火爆的一年,迄今為止已經有無數的單機游戲大作發(fā)行,玩家在享受這些游戲帶來的快樂時也已經注意到真正的饕餮大餐才剛剛開始,九月的《戰(zhàn)爭機器3》,十月的《戰(zhàn)地3》,十一月的《現代戰(zhàn)爭3》,除此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游戲在此就不一一例舉了,這三個月可謂是大作云集。
但是我們不可能只停留在2011年,2012年很快就要到來,那么我們是不是應該展望一下明年的單機游戲大作呢?也許你會發(fā)現,前文中列舉的三部作品都是系列大作的續(xù)作,下面我們?yōu)榇蠹依e了五部玩家最最渴望而官方都沒有宣布的續(xù)作。
以下的游戲官方都沒有正式宣布,但是玩家的呼聲卻很高漲,來看看吧!希望你們也同樣喜歡!
一、《鏡之邊緣2(Mirror’s Edge 2)》
官方在2012年宣布的可能性?
很有可能。
2012年發(fā)售的可能性?
也許會發(fā)售。
為什么玩家們如此期待?
《鏡之邊緣》一代是一款由DICE開發(fā)的、EA發(fā)行的第一人稱動作游戲,于2008年11月12日在Xbox 360、PS3平臺釋出,并在2009年1月13日推出PC版。該游戲從跑酷運動中獲得靈感,以“第一人稱”和“動作跑酷”的結合為主要特色。玩家能夠在第一人稱視角下做出爬墻、撞門、蕩擺、翻滾等跑酷動作。玩家需要根據地形和敵情,靈活運用多種跑酷技巧逃脫敵人的追擊,并以最快速度到達目的地。該游戲在當年獲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流行,被譽為最好玩的動作游戲之一,這款游戲也開創(chuàng)了第一人稱動作跑酷游戲的先河,新穎的游戲模式廣受好評。玩家們當然很希望看到這款游戲的續(xù)作能夠發(fā)行,而2012年也是最合適的一年,DICE忙完了《戰(zhàn)地3》,也有較大時間進行《鏡之邊緣2》的開發(fā),之前就有傳聞二代的開發(fā)因讓道《戰(zhàn)地3》而暫時被凍結。
二、《獵天使魔女2(Bayonetta2)》
官方在2012年宣布的可能性?
很有可能。
2012年發(fā)售的可能性?
也許不會發(fā)售。
為什么玩家們如此期待?
《獵天使魔女》一代是由Platinum Games開發(fā),世嘉負責發(fā)行,于2009年10月29日在Xbox 360和PlayStation 3平臺上發(fā)行的動作游戲。可以說這款游戲是史上最最激烈的動作游戲之一。游戲易上手,操作簡單靈活,快速而激烈的游戲戰(zhàn)斗深受玩家的喜愛,這款在全球范圍有超過135萬的銷量。玩家們都已迫不及待的想看到該系列的續(xù)作了!
三、《心靈殺手2(Alan Wake 2)》
官方在2012年宣布的可能性?
也許不會。
2012年發(fā)售的可能性?
發(fā)售無望。
為什么玩家們如此期待?
《心靈殺手》一代是由芬蘭的游戲開發(fā)商Remedy Entertainment繼《馬克思•佩恩(Max Payne)》系列后推出的一款廣受關注的新作,該游戲為xbox360獨占游戲。雖然玩家們在這款游戲上市后給予了不同的反響,但是我想沒人會拒絕這么一款很有故事深度的恐怖動作冒險游戲。我們還是相信這是一款被低估的游戲。我想官方如果推出二代,保持原有故事深度的基礎上再對游戲操作等細節(jié)進行一定的調整,一定會是一款深受玩家喜愛的作品,所以或遲或早,我們還是很希望能夠看到二代的宣布與開發(fā)。
四、《荒野大鏢客:救贖2(Red Dead Redemption 2)》
官方在2012年宣布的可能性?
也許不會。
2012年發(fā)售的可能性?
發(fā)售無望。
為什么玩家們如此期待?
《荒野大鏢客:救贖》是由Rockstar San Diego 開發(fā)的一款動作冒險游戲,被評為2010年年度最佳游戲。各大游戲媒體評分的平均分都在95分,該游戲已經獲得了1100萬的銷量。雖然該游戲的續(xù)作在2012年宣布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玩家們還是強烈希望看到官方能宣布由續(xù)作的開發(fā)!
《俠盜獵車手5(Grand Theft Auto V)》
官方在2012年宣布的可能性?
很有可能。
2012年發(fā)售的可能性?
也許會發(fā)售。
為什么玩家們如此期待?
《俠盜獵車手》系列我想已經不用多做解釋了!所有玩家都在殷切盼望著官方能夠正式宣布該系列的續(xù)作。2012年應該是一個不錯的時機,也許我們可以期待一下2012年的六月份,也許在明年的E3游戲展上我們會看到《俠盜獵車手5》的正式宣布!大家翹首以盼吧!
好了,這就是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五部大作的續(xù)作,不知道玩家們怎么看呢?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