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新理論認為地球生命可能來自于外星球
- 來源:未知
- 作者:KingJulien
- 編輯:ChunTian
據(jù)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科學家提出了一種新的生命起源理論,認為生命的出現(xiàn)早于地球,有可能起源于外星球。提出這一理論的是美國國家研究所老齡問題研究所(U.S.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研究員阿列克謝·沙羅夫(Alexei Sharov)和美國佛羅里達州海灣標本海洋實驗室(Gulf Specimen Marine Laboratory)理論生物學家理查德·戈登(Richard Gordon)。它們在美國網(wǎng)絡(luò)雜志《arXiv》上這篇發(fā)人深省的論文。
基于對基因進化史的多年研究,沙羅夫和戈登繪制出一幅“基因組復雜度”變化圖
《arXiv》是數(shù)學家和物理學們家最喜歡的數(shù)據(jù)庫之一。
基于對基因進化史的多年研究,沙羅夫和戈登繪制出一幅“基因組復雜度”變化圖(如上)。這個變化圖顯示,生命以穩(wěn)定的指數(shù)級速率進化。換句話說,生命的復雜程度大約每3.76億年增加一倍。
沙羅夫和戈登表示,這個規(guī)律他們想到了摩爾定律。摩爾定律認為,由于電腦處理器的處理能力呈指數(shù)級增長,處理器上的晶體管數(shù)量每兩年翻一番(有時為18個月)。我們可以利用摩爾定律來推斷現(xiàn)代計算機的出現(xiàn)時間。
同理,我們也可以用“基因組復雜度”的變化規(guī)律來推斷生命的起源時間(即單一的DNA堿基對出現(xiàn)的時間)。根據(jù)這一理論,生命應該起源于97億年前,而地球只有45億年的歷史。由此看來,地球上的生命似乎來自其他星球。
這個理論也有幾個問題。主要的問題是,我們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97億年年前的化石來證明該理論。
圖表上的“原點”,即由單一DNA堿基對構(gòu)成的基因,可能實際上并沒有存在過。許多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早期生命由RNA基因組構(gòu)成,或者是由一些其他類型的核苷酸構(gòu)成。
真正引起生物學家注意的是沙羅夫和戈登用基因組大小來衡量“基因組復雜度”。地球上已知的最大的基因組是一種叫Polychaos dubium的無恒變形蟲的基因組(可能具有6700億個DNA堿基對,但這種說法有爭議),或者是一種叫衣笠草(Paris japonica)的日本花的基因組(1490億個DNA堿基對)。人類的基因組(32億個DNA堿基對)的大小并不起眼,甚至在脊椎動物中也不屬于最高之列。脊椎動物中基因組最大的是肺魚,其基因組具有1300億個DNA堿基對。
此外,類似于摩爾定律這樣的規(guī)律只適用于微芯片的發(fā)展,用它來描述復雜的生物進化過程是很勉強的。最新的研究認為進化過程并不是基因組復雜度的線性發(fā)展。美國古生物學家尼爾斯·艾崔奇與史蒂芬·古爾德提出了一種間斷平衡理論(punctuated equilibrium),該理論主張一種更加無序的演化過程,其中充滿了尖峰和驟降。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