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游戲不是洪水猛獸 不要談游色變
- 來源:未知
- 作者:liyunfei
- 編輯:liyunfei
近日世衛(wèi)正式將“游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一事,引發(fā)全球玩家熱議,各大游戲公司也紛紛發(fā)聲明希望世衛(wèi)重新考慮將“游戲成癮”納入疾病范圍。游戲本身并不是一個壞的事物,關鍵是如何使用,合理玩耍還能促進青少年身心發(fā)展。
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談及“游戲成癮”問題,文章稱從中國到世界,“游戲成癮”正越來越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公告難題,治療游戲成癮,除了青少年自己要戒除“心魔”之外,游戲開發(fā)和運營公司、家庭也要發(fā)揮相應的作用,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最有效果地幫助青少年戒除游戲癮。
文章強調(diào)游戲開發(fā)和運營公司不要“一切向錢看”。開發(fā)和運營游戲是一個游戲公司的主業(yè),是生存的根本。但是不能只瞄準了掙錢,而不顧社會倫理和道德。
以下是原文:
6月19日開始,世界衛(wèi)生組織正式將游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其典型癥狀是:無法控制地玩游戲、越來越經(jīng)常地將電子游戲置于其他生活興趣之前,即使有負面后果也樂此不疲或增加游戲時間。其實早在2008年,中國首個《網(wǎng)絡成癮臨床診斷標準》就已經(jīng)將游戲成癮納入“精神疾病”診斷范疇。
從中國到世界,游戲成癮正越來越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公共難題。尤其是青少年,游戲成癮不僅影響心理健康,也越來越影響身體健康。甚至為了打游戲,不惜做出一些暴力的行為,最終害人害己,結(jié)果就是讓“游戲”游戲了人生。
治療游戲成癮,除了青少年自己要戒除“心魔”之外,游戲開發(fā)和運營公司、家庭也要發(fā)揮相應的作用,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最有效果地幫助青少年戒除游戲癮。
玩游戲應該合理,不應過度。游戲并不是一個壞的事物,關鍵是在如何使用上。玩多了,很可能就是沉迷,成癮。合理玩,反而能夠促進青少年的身心發(fā)展。青少年還應該多培養(yǎng)一些興趣愛好。大千世界,五光十色,并不是只有游戲一方天空。美術、音樂、體育等都是青少年可以涉獵的領域,應該廣泛接觸。
游戲開發(fā)和運營公司不要“一切向錢看”。開發(fā)和運營游戲是一個游戲公司的主業(yè),是生存的根本。但是不能只瞄準了掙錢,而不顧社會倫理和道德?,F(xiàn)在網(wǎng)絡上很多游戲充斥著低俗色情、暴力兇殺的內(nèi)容,更有甚者扭曲歷史、傳播不良觀念,青少年接觸到這些內(nèi)容必然會對身心產(chǎn)生消極影響。因此,游戲開發(fā)和運營公司應該多開發(fā)一些更適宜于青少年增長知識,增加技能的游戲,同時完善防沉迷系統(tǒng)。
光靠市場自身不能完全解決問題,政府也應該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市場是逐利的,巨大的利益面前,市場的調(diào)節(jié)不能起到完全的作用。因此政府的這只“看得見的手”應該發(fā)揮作用,通過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范游戲市場,打擊傳播暴力色情、扭曲歷史的游戲,督促游戲公司完善相應的系統(tǒng)。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在防止青少年游戲成癮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多父母本身就是游戲迷,自己就離不開游戲,而天天在身邊的孩子耳濡目染,有樣學樣。還有的父母簡單粗暴,為了防止孩子沉迷,采用沒收、責罵等方式,結(jié)果卻是適得其反。尤其是處于青春期的孩子,本來就叛逆,結(jié)果就會與父母對著干,變本加厲地玩游戲,最后成癮。因此,父母應該多和孩子溝通,帶領孩子多做有趣、有益之事,營造和諧的家庭氣氛,培養(yǎng)孩子的自控能力。同時還要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自己先做到,這才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游戲不是洪水猛獸,不需要談“游”色變。一味地打壓、責備游戲本身并不能解決問題,應該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成癮的人上,想辦法戒癮。人心齊,泰山移,個人、游戲公司、政府和家庭共同努力才能把癮戒掉,使游戲成為生活的有益部分,而不是人生的毀滅者。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