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孩大多沉迷電子游戲 足球人才青黃不接
- 來源:互聯(lián)網
- 作者:奇諾
- 編輯:ChunTian
作為在中超聯(lián)賽中效力時間最長的外援,從2007賽季加盟天津泰達再到如今的北京國安,有著“馬五爺”之稱的馬季奇已經締造了一個中超傳奇,作為中國足球職業(yè)聯(lián)賽史上出場次數(shù)最多的外援,他對中超聯(lián)賽在過去將近8個賽季以來的變化可謂心知肚明,因此在接受外媒記者彼得-戴維斯的專訪時,直言雖然中超聯(lián)賽在技戰(zhàn)術層面上有了明顯提高,但是在更多小孩傾向于成天玩iPad和電腦游戲的情況下,青訓體系的斷層也直接導致了北京國安如今的青黃不接。
相對足球這樣的運動 電子游戲和智能設備在今天更瘦孩子們歡迎
如今你到中國已經很多年了,你是如何看待這段時間里中國足球所取得的進步的呢?
馬季奇:中國足球在很多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在技戰(zhàn)術方面,且不說眾多知名球星的到來,隨著眾多知名教練的加盟之后有了長足進步?,F(xiàn)在有了新的年青一代中國球員們都在用一種新的態(tài)度踢球,而且他們的思維都很開放,擁有很多技戰(zhàn)術上的疑問而且都渴望學習英語。
中國足球缺少希望之星,22歲的武磊和23歲的張稀哲可能是個例外,但是在別的國家新星們涌現(xiàn)得都要更早一些,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
馬季奇:在國安隊中,20歲出頭與超過30歲的球員之間存在斷層。我們有4-5名處于33歲和34歲之間的球員,而且他們也依然有為國安效力的水平,但是在他們與像張稀哲、樸成這樣的年輕球員之間卻有著一個斷層。至于之所以導致在中生代出現(xiàn)斷層的原因之一在于多年前中國的青訓體系不是很好,而另外一個原因則是與中國足球的負面影響有關。
我曾經參與過湯姆-拜耶爾在中國運作的相關青訓工作,當時大概有100名12歲的小孩,但是在這100人中間,有80人甚至在跑動和踢球時都沒有協(xié)調性。而在我自己那個年齡在街上踢球時,我甚至可以在從學校回來之后一整天都在街道上踢球,但是你在中國是看不到這些的,因為中國的小孩都在玩iPad和電腦游戲,而并不是在踢足球。
你覺得中國足球在態(tài)度上是不是正在變化中呢?
馬季奇:中國人真的很喜歡足球,你每周都能在我們的球場上看到這一切,之所以他們喪失了對足球的興趣,原因在于他們都喜歡成功,但是中國國家隊卻并不是很成功。不過,像廣州恒大的重金投入、上海申花重金引進阿內爾卡和德羅巴、國安引進卡努特等,雖然是一條正確的路,但是卻不是一種能真正打好中國足球基礎的方式。我認為我們將看到俱樂部在引援時將會選擇更多處于當打之年并且能為中國足球做出更多貢獻的球員。
你如何看待本賽季韓國球員開始取代澳大利亞球員這一現(xiàn)象呢?
馬季奇:最近幾個賽季有很多澳大利亞球員都在中國效力,而且他們中間的某些球員都是真正意義上是好球員。我是這么看待的,韓日球員過去認為他們的聯(lián)賽都比中國好,但是最近隨著大量資金投入到中國的聯(lián)賽之后,那些最好的韓國球員能看到他們在這里的收入更高,而這也是中超聯(lián)賽正在進步的又一個跡象。
塞爾維亞球員和教練也在這里有過輝煌,你認為是什么導致這些特定的國家球員能大批出現(xiàn)呢?
馬季奇:上賽季16支球隊中有7名教練是塞爾維亞人,首先要說的這是性價比上的優(yōu)勢,其次就是因為共產主義的原因前南斯拉夫和中國之間有著很好的政治往來,所以這種聯(lián)系也都還在,因此像德國等很多其他國家的人都對在這里工作持懷疑態(tài)度,但是塞爾維亞人知道中國的情況,這也讓他們來這里變得更容易。
你在中國某一社交網絡上擁有超百萬球迷,你如何評價這個呢?
馬季奇:足球是一項你必須懂得如何去玩的運動,你必須提升自己,而且能擁有如此多的跟隨者的話當然也會讓你覺得自豪。中國人喜愛足球,而且他們相當熱情,我是在這里效力時間最長的外援之一,而且在這里打了很多比賽,再加上我也能說一點點中文,我想著也許就是他們之所以喜歡我的原因。但是中國有十多億人口,這100萬又算啥呢?
如此多的關注者,會不會很有商業(yè)價值呢?
馬季奇:我已經考慮過我退役后做什么,所以我將繼續(xù)再踢上幾年,但是從商業(yè)方面來說,我希望能繼續(xù)留在足球圈內。在現(xiàn)今來說,足球依然是我唯一能做的的事情,因此我會繼續(xù)留在足球界。至于我會不會留在中國,應該說非常接近說“是”,但是誰都沒法知道。我對教練或者是球隊管理這方面的工作很感興趣,但是我身體狀態(tài)依然不錯而且也還很年輕,因此我現(xiàn)在只想繼續(xù)踢更多的足球而已。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