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叫獸!告訴你游戲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 來源:3DM文學組-信陵公子
- 作者:半神巫妖
- 編輯:ChunTian
啊啊啊,不好意思,我這人g點比較淺,稍微一刺激就容易high,high了就滿嘴跑火車收不住,從前只有一人能和哥比不著調——那就是南華真人莊周。好了言歸正傳。說樂趣,這個詞才應該是一切游戲甚至是學問的發(fā)源地,古老的印度教有個教義——說人活著只有三個目的;“存在、知道、妙樂”。
存在就是活著,人得先活著,必須的,知道也好理解,人都是好奇的,喜歡刨根問底,喜歡探索,求知欲是無限的,這也是文明進步的必須。從功利角度來看,最后一個“妙樂”是最不需要的,因為他講的就是樂趣,是純享受。這個事情表面上看就是墮落,是玩物喪志,表面上看來似乎不能推動社會的發(fā)展和人類的進步。其實從根本上看,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繪畫、音樂、雕塑、宗教甚至是愛情,這些也都是沒用的東西嘛,咱們折騰個啥勁,既然都沒有使用價值,通通一把火燒了也罷。大家想一想,為什么?為什么人類有這些亂七八糟的需求?因為人不是低級動物,人類需要思考、需要樂趣、需要精神上的折磨和愉悅,我們是最接近神靈,最接近宇宙真諦的生物。
至于神需不需要樂趣,這是一個天大的哲學問題,不在我研究的范疇之類,我只知道西方的宙斯風流蓋世,閑著沒事還變成公牛下凡勾引人間女子,我們的七仙女還會看上凡人董允,生下漢末胖子董大太師。
既然我們可以歸結為“樂趣”,那就好說了,人各有所好,各有所癡,三國末年的西晉大將羊祜,酷愛讀《左轉》,每次騎馬外出,馬頭上都掛一本左傳,司馬昭甚是好奇,就問他:“你丫這是怎么回事”。羊祜說;“這世上人都有點小毛病,有人有潔癖,有人有錢癖,哥呢,哥有左傳癖,何必大驚小怪的”。有樂趣,就必然會有癡迷,如果沒有癡迷,這世上會少了許多美妙的人,美妙的事。《笑傲江湖》中的“梅莊四友”是四位相當可愛的人物,丹青生好酒好畫,禿筆翁沉醉書法,黑白子酷愛棋道,黃鐘公癡迷音律,你們可以說沉迷琴棋書畫,這也是墮落,這也是玩物喪志。
李白說著亂七八糟的醉話,莊子說著不著邊際的瘋話,莎士比亞整天搗鼓著顛倒離奇的鬼話,鄭板橋只會非主流涂鴉,牛頓閑的蛋疼考慮著太陽系的規(guī)律,愛因斯坦更是個無聊的變態(tài)——他整天念叨著事件和空間——這和我們的日常有一毛錢關系?霍金最夸張了——路都走不了還在yy和遠在幾萬光年外的黑洞攪基。你說這些人無聊不無聊?他們這些是樂趣,某些人賭博,扣鼻屎,吹牛打屁,酗酒吸毒,打老婆,找小三那也是樂趣,殺人放火種族滅絕都是樂趣,個人的情調口味不同而已。樂趣導致什么后果,看你個人的素質和品位,被樂趣毀掉的人,不能怪樂趣,因為混蛋是天生的,出類拔萃與眾不同的。他卑劣的靈魂就導致他喜好那一中卑劣的調調,南北朝某皇帝喜歡坐在馬桶上用膳,沒有屎味,他就會覺得飯菜不香,胃口不佳。對于這種天才我們無能為力。
樂趣,的的確確影響著人生的發(fā)展人類文明的進步,但是短時間是看不到效果的。可以說除了天煞的政治和經(jīng)濟,可以說——沒有樂趣,我們的文學、藝術和科學,都會裹足不前。如果我們有資格有機會和愛因斯坦圍爐喝茶,胡吹海侃,我們會問他;“你為什么閑著蛋疼鉆研什么終極方程式、相對論、統(tǒng)一場?”我估計糟老頭子的真心話會是;“這好玩兒”。對!就是好玩兒。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