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
2021-05-21
2020年年初,在某知名魔幻現(xiàn)實主義平臺上,掀起了一陣「援助諸葛亮」的奇怪風潮。
這股「援亮」之風具體來說,就是把現(xiàn)代的科技、物資、人力,扔給托孤后期的丞相,幫助他carry北伐大業(yè)的種種掛壁行徑。
一開始,整個討論方向似乎還能規(guī)劃到正常人類的思維范疇之內。大家還在企圖用后勤、軍備上的物資支援來解決北伐問題。
比如說,很多人都想用不限量的薯片、全家桶和方便面來徹底解放北伐軍的軍糧需求。結果卻發(fā)現(xiàn)自己順便解決了全人類的糧食問題,大家從根本上就沒有了打仗的必要。
還有人想給丞相整點牛逼的現(xiàn)代裝備,比如說無限彈藥的馬克沁機槍什么的,看能不能從正面擊潰魏國。結果發(fā)現(xiàn)大家把子彈都拿去做了銅錢,蜀國發(fā)展起了重商主義。
隨著時間線的不斷推移,丞相的北伐之路也在變得愈發(fā)奇怪。某天,蜀國突然來了10萬個奧尼爾,吃得大家連鍋都揭不開,最后所有人都餓死了。
又有一天,諸葛亮在路邊撿到一顆能無限使用的核彈,結果人類甚至沒能撐到文藝復興。
到最后,整個話題已經(jīng)完全失去了控制。但凡你捎給丞相的外掛還不至于造成大規(guī)模的人類滅絕現(xiàn)像,那么這就算是一次成功的援亮了。至于丞相到底還北不北伐的,那能有全家桶好吃嗎?如果丞相泉下有知,不知道是當哭還是當笑。
丞相:你們TMD能不能做個人?
你們玩歸玩,能不能幫丞相好好出點靠譜的主意,難道諾大一個三國,就沒有一個能拿得出好道具的哆啦A夢嘛?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三國時期也出現(xiàn)過很多奇怪的黑科技,哆啦A夢自然也不少,其中有一個哆啦A夢的名字,叫劉曄。
作為曹家的三代元老,劉曄一直是魏國的中流砥柱。換個說法,就是劉曄這個人事兒干得不少,出名的不多。他仕途上的最大發(fā)光點,大概就是在官渡之戰(zhàn)的檔口,幫曹操解決了一次圍城之急。
當時袁紹圍攻曹營,在營外堆起了山包高的土堆,命弓箭手從山頂傾斜箭雨,搞得營地行人都要舉個盾牌才敢走動。曹操更是不堪其擾,甚至都開始跟荀彧寫信,說自己準備溜了。這個時候劉曄不知道從哪里冒了出來,給曹操看了個寶貝。
之后曹軍的這個寶貝一陣亂射,真的擊垮了袁紹的土山,曹操晚上去茅廁的時候終于不用躲躲閃閃了。而這個寶貝,就是用過一次,便在演義中消失無蹤的霹靂車。
說來奇怪,在三國中,有不少明確使用過器械的攻城記載,但不知道為什么,威力巨大且卓有成效的霹靂車,卻只有官渡這一役的記錄。讓人很難不懷疑,其實是魏國主動雪藏了這項技術專利。因為這東西要是落到了諸葛亮的手里,司馬懿估計連女裝的機會都不會有了。
證據(jù)就是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
在攻打北進門戶,也就是陳倉的時候,丞相生平第一次吃到了敗仗,而且還非常罕見地當眾失態(tài),表示要死磕到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上頭了。在持續(xù)20多天的陳倉圍城戰(zhàn)中,諸葛亮先后使用了沖車、云梯、土山等等的攻城器械,結果被守城的郝昭一一化解。連最后留了一手的挖地道,都被人發(fā)現(xiàn)后給砸塌了。
然而用了這么多的手段跟器械,唯獨就是不見霹靂車的身影。很可能諸葛亮當時根本就沒有用投石車進行破城,所以才導致圍城才絲毫不見起色。那么如果給諸葛亮30輛霹靂車,他能在30天內攻下陳倉城嗎?
這個問題,我們也許可以在《率土之濱》的新版本「古代攻城戰(zhàn)」中找到答案。
首先我們要先分析一下,憑丞相的那些手段為什么沒法攻下陳倉。根據(jù)記載,郝昭先是點燃了云梯,之后又使用投石鎖壓垮了沖車,然后通過修筑第二道內墻的方法,廢掉了蜀軍土山和高櫓。
其實從郝昭憑著幾千人就能修筑內墻的戰(zhàn)場規(guī)模來看,蜀軍在陳倉一役的戰(zhàn)敗是必然的。
雖然三國時期的城墻一般以壘土為主,但僅憑千人的勞力,就能在幾天內就筑起內墻,說明陳倉城的橫向面積極小,很有可能是一夫當關的關口。而對于需要從四面同時進攻,分散敵軍防御力量的攻城部隊來說,這是極為不利的戰(zhàn)場地形。
就比如率土中,武沖是一種單純的防御性結構,移動起來十分費勁。雖然能夠保護部隊前進到城下,但武沖本身其實更容易成為敵人的破壞目標。如果在陳倉道這種狹長多山的地形當中,笨重的武沖必定不好施展。
云梯和土壘也是同樣的問題,面對極其有限的戰(zhàn)場寬度,再多的近戰(zhàn)攻城部隊都會被守城方集中火力擊退。不過,如果丞相此時能從4次元口袋里掏出個30輛霹靂車來,直接往郝昭腦袋上劈過去的話,劇本肯定就不一樣了。
一旦陳倉的城墻產(chǎn)生缺口,或者可供隱蔽的墻樓倒塌,區(qū)區(qū)幾千守軍顯然不可能在四處漏風的情況下,還頂?shù)米?shù)萬北伐軍的輪番沖擊。但凡陳倉一破,蜀軍就能直達渭水,向長安北地長驅直入,則討賊大業(yè)指日可待。
如果還能使用率土中的飛橋,那么甚至可以不從正面推進,直接令小股部隊從陳倉附近的水體或者崎嶇之處進行繞后突襲,采用夾擊的姿勢快速下城。
講道理,這些都是我們能聯(lián)想到的正常套路,丞相卻毫不察覺,甚至還有反其道而行之的意思。這也不免令人懷疑,武侯是不是背地里還留了一手,其實是在準備圍點打援,來收割支援的后續(xù)魏軍。
證據(jù)就是,蜀軍雖然圍了20來天就開了溜,陳倉也確實沒有攻下來。但在后續(xù)的追擊戰(zhàn)里,諸葛亮在山道設伏,直接把不情不愿前來追寇的冤大頭王雙給射死了。并且在僅僅兩個月后的第三次北伐中,蜀軍幾乎是閃現(xiàn)到了西線戰(zhàn)場,輕取了武都、陰平兩郡縣,魏軍大將郭淮完全跟不上蜀軍的速度,直接選擇了暫時撤軍。
能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讓吃了敗仗的主力在兩地橫跳,這是魏軍絕對想不到的。事實證明,丞相在陳倉的失態(tài)很可能是掩人耳目的煙霧彈,其實他的主要目標一直都在西線。
對于在古代戰(zhàn)爭來說,維持良好的行軍輜重調度可以說比正面戰(zhàn)場的實力更為重要,而丞相恰好就是三國最牛逼的后勤管理大師。他很有可能在行軍的過程中,就一路部署好了可供士兵進行調度休整的「壘巢」。通過壘巢,丞相才得以在兩地之間快速部署兵力,達到持續(xù)行軍、出其不意的奇襲效果。
可見,攻城兵械對于一場圍城來說,確實起著舉棋博弈的重要作用。如果丞相當年確實有30輛霹靂車,那么他大概率是能攻下陳倉的。但是攻下之后的事情呢?面對長安、渭水徑直而來的魏國大軍,蜀國又該如何招架來自東西兩線的正面壓力,這些就是另一回事了。
在戰(zhàn)爭之中,可供破城殺敵的器物固然有利,但無論是無限子彈的馬克沁機槍,還是率土中的30門霹靂車,這些畢竟都是死物。能夠將之活用的,終究還是那些古今戰(zhàn)場和《率土之濱》中的軍爭人謀。
所以丞相現(xiàn)在可能已經(jīng)在報警了。
說了這么多,似乎還是沒有出現(xiàn)一個能幫他完成北伐的哆啦A夢。不過我始終覺得以丞相的為人,比其北伐失敗,他很可能更討厭別人強行幫自己Carry。
京ICP備14006952號-1 京B2-20201630 京網(wǎng)文(2019)3652-335號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1202006753號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未成年人舉報:legal@3dmgame.com
CopyRight?2003-201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021-54473036) All Right Reserved
玩家點評 (0人參與,0條評論)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